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文化活动

【日语动态】我院开展日语论文答辩

时间:2019/05/23 15:08:13  来源: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作者:郑可歆 马越婷


为了全面检查学生毕业论文情况,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检验其独立实践和综合分析能力,并加强师生间的交流,5月21日13:00,我院日语系2019届毕业生论文答辩会之一在望院B展开,共分为4个教室,每个教室由三位我院日语系老师出席并担任答辩评委,同时有两名答辩助手协助答辩。参与本次答辩的学生是日语专业19届本科毕业生。

抽签结束后,各位同学按顺序上台答辩。答辩分为现场展示和教师提问两个环节,其中现场展示为四分钟,教师提问为两分钟,答辩中学生必须用日语表达。答辩现场,答辩人围绕自己的论文主题,从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文构成等方面,对自己的毕业论文进行了汇报,并会在最后给出详细的参考文献。




有同学以日本互赠礼物的文化为论题,用互酬性理论开展研究,也有同学研究日语学习者对于“ので”的误用。同时也有许多研究围绕着日本文学作品展开,有同学根据村上春树的作品《天黑以后》,从性别角度考察研究其中对女性的恶意;也有根据精神构造的理论探讨希和子的精神世界,通过对人物的详细分析逐步剖析的同学;还有同学讨论东野圭吾的白夜行之中涉及到的社会性理论。

毕业生们选择的论文主题很多样,有从《起风了》中节子角度分析了主人公“我”的自我满足。也有从樱花的改变看出日本的物哀情节,还有以1928-1936的日本为例,研究殖民地的形成及其影响等等,题材涉及文学、生活、政治等。其中最多的还是从文学作品中所体会到的东西,如:从《少爷》看自我意识,从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心理变化的三个变化,解说了这部夏目漱石的著名小说;从《伊豆的舞女》观物哀情节,以人和自然的角度讲述了文中所体现的物哀。有从文学语法上研究的,也有从社会现象研究的:有的研究ばいい、たらいい、といい这类评价用语的区别,得出结论后用空间模型来分析了三个词语的区别;有的研究关于“结束”这个词在中日两国的区别,虽然这两个在两国语言都存在,但用法和意义都有所不同。也有研究印章在日本的重要性的。从印章的来源、种类、作用三部分解说了印章的重要性;还有从电视剧观日本宽松世代的。解释了了宽松世代这个日本社会现象。还有研究中日关于が行鼻浊音发音的现状。调查了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们が行鼻浊音的教育现状等。另外还有像研究网络缩略语、京极夏彦的《魍魉之匣》中的女性形象之类的论文题目。




在老师提问环节,老师们细心地指出了学生们论文中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同时,老师们针对同学们的论文提出的问题也无疑考验着他们对论文的掌握程度以及临场应变能力。

本次毕业生论文答辩会为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多角度审视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同学们对所做论文有了更深的认识,收获了很多答辩技巧和经验教训,锻炼了同学们的胆量和反应速度。同时,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生全面展示自己的勇气、雄心、才能、智慧、风度和口才的最佳时机。相信同学们通过此次答辩都收获颇丰。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