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社会实践

【暑期实践】基于对义乌阿拉伯商人的调研

时间:2019/07/26 19:21:55  来源: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作者:汪斐越小组全体成员

 

 

编者按:“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以致用、增长才干的有效途径,也是当代青年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良好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社会是个大课堂。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在学校持续深入推进“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的进程中,东语青年学子利用暑假奔赴祖国各地、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用青春汗水丈量山川大地,用实际行动献礼新中国70华诞。根据《关于组织开展2019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通知》(浙外团[2019]11号)等文件的相关要求,我院积极组织社会实践项目申报并立项,其中有4支队伍被校级立项,26支队伍被院级立项。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将持续为大家推送暑期社会实践各个队伍的相关动态。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浙江外国语学院“就浙江对阿拉伯国家出口商品的现状分析——基于对义乌市阿拉伯商的调研”小分队的相关动态。

 

<团队信息介绍>

1、团队名称:“就浙江对阿拉伯国家出口商品的现状分析——基于对义乌市阿拉伯商的调研”小分队

  1. 带队教师:康雨莎

  2. 队员:汪斐越 韩璐瑶 王语音 顾洋 邱添宇 吴易阳 吴铁晨

  3. 实践地点:义乌

  4. 实践目的: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阿商品贸易之间的往来日趋频繁,发展迅速但近两年来,阿拉伯地区在浙地区商品的需求正发生着众多变化,逐渐趋于多样化发展。遂我实践小组希望以义乌(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中心、浙江最具代表性贸易市场)为例,调查并分析其对阿国家出口商品的现状以及商品转型趋势,挖掘其对在中国经商的阿拉伯商人以及大学生毕业之后自主创业借鉴意义。

    <实践过程>

    6.27日一早,我们全体小组成员便早早来到了义乌国际商贸城,许是该商城以批发为主要经营模式,人流量并不像一般商城那样大,然而在为数不多的人群中,我们发现其中说着阿语方言的阿拉伯人占大多数。同时我们还发现商场内许多广告牌下方都有阿拉伯语版本。

     

    我们还与一些店家进行了简短的交流,从中了解到每天来此批发的阿拉伯商人很多且每份订单的商品数目也不小,而在我们走访过程中,提着商务包的阿拉伯人进入店中与老板协商价格的场景也经常出现。

     

     

    627日下午,我们又来到了义乌国际展览中心,今年五月刚结束的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便在此举办。虽然那天展览中心无活动举办,我们依旧看到了一些博览会上供阿拉伯国家如埃及、也门等展出的展位广告牌,这也说明了中阿之间在商品需求方面的互通关系。

     

    <实践感悟>

    虽然实践还未结束,义乌一日之行也很短暂,我们仍然从中了解到许多信息,受益匪浅。我们发现阿拉伯地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不再仅限于小商品的范畴,在厨具及五金方面的需求量增加尤为显著,中阿之间的关系也因此越来越密切。大致了解了浙江对阿拉伯国家出口商品的现状分析以后,对我们以后毕业想要创业的同学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应该以开放的胸襟,开阔的视野,包容的态度接纳新的外来事物,走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全面发展!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