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动态

【教师风采】东语学院孙猛博士

时间:2016/10/13 21:22:41  来源: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作者:

 

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优秀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学校的脊梁。他们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他们坚持立德树人、潜心教书育人,在三尺讲台上,不辞辛苦,育三千桃李。
 为更好地展示我校教师风采,学校在“浙外学人”的基础上,新开辟“博士名片”专栏,陆续介绍我校博士,分享他们的教学科研心得,弘扬他们的高尚师德,以更好地凝聚全校师生的力量,为把我校早日全面建成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知名本科高校而奋斗。
孙猛,男,日本东北大学博士,我校东语学院教师,主要研究心理语言学、二语习得等。
 
mmexport1476366938901.jpg
 
“青春是段跌跌撞撞的旅行,拥有着后知后觉的美丽,多年后仍然会想起在浙里,这段有笑有泪的光阴……”这一天是浙外毕业日,学长学姐们伴随着浙外版小幸运回顾了他们四年的大学生活,而记者则伴随着孙猛博士爽朗的笑声谈起了他的过往。
从一开始孙老师阴差阳错地选择了日语。原本想要一门心思学习英语的他却被调剂到了日语专业。他并没有因此心灰意冷,而是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感觉“日语还是蛮有趣的”,于是慢慢地培养了自己的兴趣。在那个对于日语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年代,孙老师在本科毕业后就顺利地进入了一所高校任教。“从事了一个行业,就总想着提高自己的能力,将它做得更好。”孙老师行胜于言,在工作了两年之后便只身一人前往日本求学。“人这一辈子本来就是充满着各种选择的,年轻人应该积极进取,勇于尝试不同的生活,领略不一样的人生。刚到日本时的新鲜感很强,求学的环境很好,因为心里有目标,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希望,然后就觉得很开心。”孙老师笑道。
在日本读研究生期间,他跟着导师做了一系列课题,其中最有意思的是从语言认知脑科学的角度对玛雅民族的一些语言进行的考察。“玛雅文明在西方很受重视,玛雅民族的一些语言在很多层面和其它地方语言不太一样!所以很有研究价值。”孙老师在不断考察学习研究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语言学的魅力,感受到了不同的风土人情。虽然日本东北大学建校109年,但语言学系博士却凤毛麟角。孙老师是第一位在日本东北大学语言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当记者问及为何选择读博时,孙老师说道:“当时没考虑其他的,就觉得读博挺好,有自己的一个人生追求,也出于对导师的崇拜,虽然日本的文学博士学位很难拿到,但是自己是幸运的,最终顺利取得了学位。”
对于教学,孙老师将其比喻为医生与患者的关系。“老师的‘教’,就像医生给患者开药方,学生的‘学’就像按照药方吃药。医生不对症下药,就治不好病,患者不按方吃药同样也治不好病。也就是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老师的因材施教和学生的自主学习非常重要。每一个学生有什么问题,老师就应该告诉你怎么办,给不同的学生以不同处理办法,学生应该积极主动的按老师教的学习方法去做。”孙老师娓娓道来。2013级日语赵泽斌说道:“孙老师上课很平易近人,叫我们起来回答问题并不会一定要得到正确答案为止,回答错了,就会很耐心的解释哪里错了。而且他很接地气,幽默,在平常生活中跟同学交流没有老师的架子,就像朋友一样,还会向同学询问一些关于流行,新奇的事物,但在学习上对我们要求很严格。”
孙老师比较赞赏日本人的科研精神。“日本学者的科研思维是极其严谨的,在我读博做科研时,导师就培养我非常严谨的思维,而且我对科研很感兴趣。做科研一旦考虑了其他的东西就很难取得成就了。”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孙老师选择来到沉淀了一个甲子年华的浙外。他说:“我们学校是以外语为特色的高校,从长远的发展前景来看是很好的,符合我国对外发展的需要。”
十年前,孙老师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前往日本;七年后,他怀着对故乡的眷恋回到中国,随着时间的迁徙,唯一不变的是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信念的执着。
作者:王晨钶
责任编辑:樊朝刚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