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我校第1071期博达论坛在融C304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特邀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胡继平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讲座主题为《日语教学与区域国别研究》,由我校东语学院院长曹笑笑主持,我校相关教师代表参会。

讲座伊始,胡继平围绕日语教育及整体外语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前景,深入剖析了当前外语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脱节、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带来冲击等学科面临的核心挑战与突出问题。但他同时强调,外语教育的战略重要性并未因此削弱——在国际政治对话、跨国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互鉴等领域,具备专业外语能力的人才仍是保障沟通效率、规避信息偏差的核心力量。针对上述挑战,胡继平提出,一方面外语教育需主动推进系统性改革以适配新时代需求,动态调整课程体系,正视当前部分语种“人才相对过剩”的问题;另一方面培养“语言能力+专业领域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而非仅掌握语言工具的单一型人才。
随后,胡继平结合自身研究经验,阐述了我国区域国别学的研究现状与现存短板。他提到,当前区域国别学领域存在“政策研究热度较高,但学术研究深度不足”的现象,部分研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受现有考核机制影响,部分成果聚焦短期热点,缺乏对特定区域“历史-文化-社会”深层逻辑的长期追踪,导致经典学术成果相对匮乏。他呼吁,学界应回归区域国别学的研究本质,坚持“深耕式”研究路径,加强学术研究与国家战略需求的精准对接,以高质量成果助力我国国际认知能力建设。

讲座尾声,胡继平与参会教师围绕“跨学科知识如何融入外语教学”“区域国别学视野下外语人才的能力培养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强调外语人才需兼具“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系统的专业知识、宽广的国际视野”三大核心素养。此次讲座不仅为我校教师的教学改革与研究方向提供了重要启发,也为东语学院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切实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