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4月,由浙江外国语学院承办,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立项并资助的阿联酋学生“汉语桥”春令营如约举行。来自阿联酋迪拜大学的32名师生通过“汉语桥”跨越山海,将在14天里完成一场在中国的奇妙之旅。本项目一方面积极响应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搭建阿联酋学生进一步提高中文水平、了解“宋韵文化”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交流平台;另一方面积极发挥学校“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青年成长”领域中方成员高校的作用,通过“汉语桥”增进阿联酋人民和中国人民的美好情谊,展示日新月异的中国速度。学院特推出系列报道,记录中阿青年在同行中遇见更好自己的精彩瞬间。
碧水映花海,古塔揽湖光。11号下午,营员们来到西湖畔的太子湾公园。樱花与郁金香竞相绽放,湖水映着远处的山峦,宛如一幅水墨画,引得众人惊叹连连。阿联酋学生纷纷驻足拍照,记录下这“人间天堂”的灵动之美。营员希巴(Hiba)说到:“我早就想来游览这个公园,我从未见过湖水能清得如此透亮。杭州太子湾真的很漂亮!”


随后,营员们登上雷峰塔,俯瞰西湖美景。他们还专注地聆听随团助理陈骏宇同学讲述的许仙与白娘子的爱情故事。“原来中国的传说如此浪漫,雷峰塔比我想象的更有魔力。”营员阿卜杜勒马雷克(Abdulmalek)感慨道。


12号下午,行健馆外的雨丝轻叩屋檐,馆内却涌动着蓬勃的热潮。当锣鼓声骤然响起,彩龙金狮在馆内翻腾跳跃,点燃了全场热情。营员们都沉浸在校舞龙舞狮队精彩绝伦的表演中。迪拜大学学生萨拉(Sara)摸着舞狮头饰感慨:“这些文化符号背后藏着深厚的历史,我想把它们的故事带回迪拜。”


活动中,营员们还跟随校武术队队员学习太极拳,从一招一式中体会“刚柔并济”的中国武术哲学。“虽然动作节奏还需要反复练习,但我觉得特别有意思!”营员阿里(Ali)抹着汗笑道。此刻,馆外强风带来的凉意未歇,馆内文化交融的暖意早已满过屋檐。

以科技为舟,载千年文明对话;以遗址为镜,照万里文化交融。13号下午,营员们走进杭州良渚博物院,开启了一场跨越五千年的文明探索之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系列碳化稻谷、石犁、骨耜等文物。随团助理向营员们详细介绍了当时的稻作农业与手工业遗存。“我和朋友们都非常震撼——在中国的这片土地上,5000年前就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农业体系。”营员塞勒姆(Salem)感慨道。

穿梭于数字复原的良渚王国,营员们时而屏息凝神,时而低声惊叹。从历史起源到文明发展、再到建筑演进,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现了5000多年前的良渚。营员穆罕默德(Mohammed)激动地和同伴说着:“这一切像是一场奇妙的旅程,我从参观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当地先民的生活。”
在玉器展厅,一件刻有“神徽纹”的玉璧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我们的文化中,新月与骏马象征力量,而良渚先民的图腾仿佛在讲述人与自然的古老盟约。”安诺德(Anod)与随团助理探讨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