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合作交流

2025沙特学生“汉语桥”春令营正式启航——中沙两国青年共赴语言与文化交流之旅

时间:2025/04/23 23:55:34  来源: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作者:

    4月21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我校承办的“以中文为媒·促文明互鉴”2025沙特学生“汉语桥”春令营开营仪式,在厚德楼102举行。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柴改英,校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周烈,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陶国霞,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现代语言文学院领队教师露露·易卜拉欣·阿尔·法理赫博士,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负责人,以及来自沙特团组的27名师生、我校阿语系师生代表等出席开营仪式。

    今年,恰逢首个“中沙文化年”,此次由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师生组成的团组也是今年首个沙特学生“汉语桥”来华团组。仪式上,柴改英代表学校,对来自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中文专业的27名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早在唐宋时期,中阿之间就通过丝绸之路展开了文明交流,杭州至今仍保留着珍贵的伊斯兰文化遗迹,见证着中阿友谊的历史渊源。如今,杭州不仅是文化遗产之城,更是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的高地,选择来杭州,就是拥抱人文、拥抱现代、拥抱未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她相信,此次沙特学生“汉语桥”春令营一定会有效促进中沙青年的成长与合作,架起一座中沙青年交流的新桥梁。

    露露·易卜拉欣·阿尔·法理赫博士在致辞中,对我校承办本次“汉语桥”项目所付出的努力以及给予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此次“汉语桥”春令营项目意义重大,不仅能够促进两国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是中沙两国日益深厚情谊的象征。她认为,两国牢固且持久的关系,源于对共同进步与发展的追求,而“汉语桥”项目正是夯实这种关系的重要基石。通过此次教育对话与交流合作,两国学生将秉持尊重和理解的态度,领略不同文化的魅力,进而建立起跨越国界的友谊。而这一切,正在为构筑一个更加互联互通、友好合作的两国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在学生代表发言环节中,沙特学生“汉语桥”春令营营员代表,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中文专业学生杜若(Aryam Al-Zahrani)发言。杜若是去年“汉语桥”沙特赛区的冠军,再次来到中国,面对“课本中的天堂”——杭州,她激动不已。杜若分享道,因对中国文化深深着迷,她选择在大学主修中文。虽然学习之路充满挑战,但她凭借不懈努力,在去年首届沙特西部地区中文书法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她说,汉字不仅是一种语言文字,更是跨越文化、连接心灵的桥梁。如今她再次站在这座桥的另一端,感受到了梦想照进现实的喜悦。

    我校阿拉伯语专业的缪筱盺同学分享了自己学习阿拉伯语的心路历程。她回忆起杭州亚运会期间,为沙特朋友进行书法教学,并和他们交流语言的经历,这让她深刻领略到了中阿两种文明所蕴含的艺术魅力,也感受到了源自文化深处的自信。这段特别的经历让她更加坚定一个想法:“想要讲好中国故事,仅仅掌握语言远远不够,还必须深入了解文化。”她谈到,作为一名语言专业学习者,自己愿意为深化中阿友好关系贡献力量。

    随后,中沙两国学生携手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中阿诗歌朗诵展示。我校阿拉伯语专业学生徐苗和王皓凭借地道的阿拉伯语,深情演绎了沙特诗歌《迎宾赋》,将诗歌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沙特学生“汉语桥”营员杜若用饱含深情的语调朗诵中文诗歌《青春之歌》,字里行间充满对诗歌的深刻理解 。这场别开生面的中阿诗歌“对话”,不仅完美呈现了语言的独特艺术魅力,更体现出他们对彼此文化的浓厚热爱。

    在互赠礼物环节。柴改英、周烈与沙特学生“汉语桥”领队教师代表双方学校互赠纪念品。东语学院长曹笑笑及阿语系系主任郑蓉也向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现代语言文学院中文专业师生代表赠送了礼物。

    本次沙特学生“汉语桥”春令营为期13天。在活动期间,沙特学生将参与国际中文精品课堂、非遗体验课堂、中阿青年文明交流课堂以及语言田野实践课堂。通过这些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他们既能提升汉语水平,也能深入感受中国文化,促进语言学习与文化交流的有机融合,书写中沙民心相通、文明互鉴的青春篇章。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