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G20的浙外多语种志愿者团队建设
2015年7月4日星期六下午一点,浙江外国语学院关于“面向G20的浙外多语种志愿者团队建设”小分队赶赴杭州外国人较为密集的西湖景区,进行了第一次实地调查。通过采访,他们了解到了外国友人对于中国已有志愿者服务的态度以及对即将在杭州举办的G20峰会多语种志愿者需求的相关建议与看法。
小分队先后对来自瑞典、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荷兰以及阿拉伯国家的外国友人进行了相关采访。
瑞典与荷兰的外国友人由于北欧大多数国家本国语言使用不太广泛,所以对在中国服务的外语志愿者的语种要求不高,认为英语已可以满足其需求。
美国友人告诉队员们,在美国的图书馆会有免费的语言培训,因此学习小语种的资源比较多,美国多语种志愿者服务的体系相较中国比较完善。
新加坡友人认为,新加坡学生在学校里有志愿者社团,但是并没有专业的训练,只是学生自发进行志愿者活动,未形成成熟的多语种志愿者服务体系。另外,新加坡主要官方语言以英语和中文为主,他们认为志愿者有热情就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英语水平只要能听得懂不介意志愿者手舞足蹈,对其他小语种志愿者要求不高。
澳大利亚友人告诉队员,他经常做志愿者活动,但是像G20峰会这样的大型会议对志愿者的要求更主要地源自于安全机制方面。他认为,大多数中国人不会讲英语,而擅长的人多局限于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中国人总体的英语水平有待提高,需要向国际化发展。同时,作为上届G20主办方的国民,他们祝愿G20峰会在杭州顺利举行。
在采访阿拉伯友人的过程中,两位来自阿拉伯语专业的优秀队员熟练地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语言与两位友人进行交流,这让她们感到十分惊讶,她们告诉队员这是第一次在杭州听到中国人运用阿拉伯语与她们进行交流。她们认为虽然他们能够使用英语和一部分中文,但是如果有阿拉伯语志愿者,将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外国友人对小分队能有关于提供多语种志愿者服务的想法表示赞赏,并且希望在G20峰会上能够见到中国更好的一面。
通过对这些外国友人的采访,我们能得知:虽然大多数来中国的外国人一般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但是对于像母语为西班牙语、阿拉伯语、韩语、日语而并不常用英语的外国人来说,为他们提供相应语种的志愿者服务非常重要。特别是面对即将到来的G20峰会,来杭旅游的外国人数量会迅速增加,在小语种志愿者方面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采访途中,小分队途径浙江省博物馆,看到有志愿者在进行志愿者服务,于是也对她们进行了采访,并询问了现下浙江省博物馆外国旅客参观情况,对小语种志愿者进行博物馆的相关志愿服务的需求进行了了解。工作人员认为十分有必要提供相关小语种志愿者,对小分队提出赞赏与支持,并提供了相关联系方式,表示愿意与浙江外国语学院就“建立浙外小语种志愿者与浙博志愿者服务对接”的建议进行进一步商讨。
杭州作为一个国际化旅游大都市,在即将到来的G20峰会大背景下,将要迎来各国友人,让他们了解中国。而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就需要架起语言的桥梁。这需要多语种的志愿者们,通过提供于他们而言更亲切的语言翻译服务,让他们感受到中国的热情与友好。鉴于当今小语种志愿者招募大多通过从拥有相应语种专业的各大高校中选拔而实现,而浙江外国语学院在小语种种类多样、小语种人才素质高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建设面向G20的浙外多语种团队势在必行。
作者:王翡钰 拍摄:王翡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