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筠,女,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我校东语学院教师,主要研究阿拉伯文化地理和历史,阿拉伯古籍中的中国和浙江等。
初见郭筠博士,弯弯的柳眉,一双眼睛像浸在水中的水晶一样清澈,秀挺的琼鼻,一绺靓丽的头发沿额际飘洒下来,清丽而秀美。采访郭老师时,她让记者倍感亲切,似乎是旧友相逢。采访一开始,郭老师就坦率地告诉记者,她当初之所以学习阿拉伯语,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父亲曾在阿联酋工作,从小受到家庭文化的熏陶,自己很早就爱上了阿语。小时候就立志要学好阿语,长大了好为父亲分担工作。在上外学习阿拉伯语期间,繁琐无尽的阿语文化的学习,曾经成了她日常生活的煎熬,就如永不停驻的雨水慢慢在身体里聚成了一份全新而缓慢加重的压力。脑袋里一次次地闪过放弃的念头,每个晨光熹微的清晨,她想起自己儿时的梦想,胸中又升起了拼搏的激情,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学好阿语的重要性。郭老师曾经反复地问自己,“我爱阿语吗?”她每次的回答都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说:“我爱,非常爱!”正是这份对阿语真挚的爱让她没有因为困难而退缩,成就了现在的博士。
丹唇未启笑先闻。谈话间,郭老师总会适时发出爽朗的笑声,悦耳动听。她说,在她人生中画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是埃及的“探古之旅”。身在异乡,她一人分饰多种角色。作为领队老师,她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当地知识,了解当地的文化,还要照顾好每位学生的生活。学生都喜欢亲切地叫她“郭妈”。她和学生谈话时,不假思索抛出的第一句话就是“孩子们……”。学生在逛街的时候总要拉上“郭妈”,因为“郭妈”精通阿语,可以帮她们翻译和砍价,购些物美价廉的物品。意外的是在距离回国还有三四天时间时,她们遇上了匪徒抢劫,土匪抢走了她们的行李包,里面装有许多重要的东西。因为缺少身份证和护照,其中一名女孩只能滞留埃及,不能跟随团队回国。在这个时候,年轻的郭老师挺身而出,她三番五次的跑向大使馆,求助领事馆。终于,在她多次努力交涉下,女孩顺利的拿到了护照。郭老师感慨地说,这趟旅行非常有意义,学生们在旅行的氛围中学习,收获颇丰,更为重要的是,那次“出生入死”意外插曲让学生和她有了更深厚的感情。
“创新就是生命力,教学不应该因循守旧,遵循固定的教学模式。”郭老师希望学生能够在轻松幽默的氛围里学习,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当初,她选择浙外是因为她坚信浙外是一所年轻并有发展潜力的大学。在浙外,她作为年轻老师就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大胆的革故鼎新,改革创新,探索出一种最好的教学方法。
谈起自己的科研方向,郭老师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我非常喜欢现在的科研方向,阿拉伯古籍中的中国,甚至研究阿拉伯人的墓碑。”一个阿拉伯先人的墓碑背后没有墓志铭,只有两朵花,郭老师就特别想知道这墓碑背后的人所隐藏的故事。更想究其之底,他为什么深爱着中国,为什么留了下来。总而言之,她只想从真实的故事和古代阿拉伯人来中国的经历,证明中阿美好友谊的源远流长。付出总有回报。在过去的2015年,郭老师先后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科、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项目等。